领导之窗 | 机构设置 | 工作动态 | 政府文件
执法监察 | 政策法规 | 规划计划 | 专项工作
土地管理 | 房屋管理 | 矿产资源 | 地质环境
通知公告 | 在线查询 | 依法收费 | 下载专区
网上信访 | 建言献策
在线调查 | 联系我们
当前位置:首页 > 422世界地球日

三大地震带

信息来源:中国科普博览 编辑: 审核: 发布人: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:2016-07-12 点击: 次 字号:

 

  根据全球构造板块学说,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为彼此相对运动的板块,板块当中有的块大,有的块小。大的板块有六个,它们是:太平洋板块、亚欧板块、非洲板块、美洲板块、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。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大板块的边界上,一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上。

  经科学家研究,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三个:

  1. 环太平洋地震带: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,包括南美洲的智利、秘鲁,北美洲的危地马拉、墨西哥、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,阿留申群岛、千岛群岛、日本列岛、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。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,全球约80%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。

  2. 欧亚地震带:该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、土耳其、中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尔卑斯山,也称地中海-喜马拉雅地震带。这个带全长两万多公里,跨欧、亚、非三大洲,占全球地震的15%。

  3. 海岭地震带:分布在太平洋、大西洋、印度洋中的海岭(海底山脉)。

  用地震仪测出的地震,每年全球约50万次,其中有感地震10万次,造成破坏的1000次,而7级以上,足以造成巨大灾害的有十几次。

  

项  目

起止年份7级以上地震死亡人数(万)备注
第一次1895~190610次资料不全
第二次1920~193412次25~30 
第三次1946~195514次1~2主要在青藏地区活动
第四次1966~197614次27 
第五次1988~   

  活跃期将持续到21世纪

  1988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统计

震    级Ms≥5.0Ms≥6.0Ms≥7.0
地震次数243次50次7次

  (注:截至1997年5月)

  通过对大量资料的统计研究,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,有一段时间发生

  地震较多,震级较大,称为地震活跃期(高潮);另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少,震级较小,称为地震活动平静期(低潮),可见地震活动存在着周期性。

  地震活动的周期与地震能量的聚累和释放过程有关。大地震释放的能量大,需要积累的时间长,因而一个地区发生一次大地震,往往有一段相当长的平静时间。而在地震活跃期,其间就要发生多次大地震。

20世纪中国大陆5次地震活跃期统计表
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【返回顶部